最近一段时间“支原体肺炎”、“发热”、“阿奇霉素”等词条冲上热搜,身边的同事反馈,得了“支原体肺炎”相比“新冠”阳性更加难受,深深的体验了一把“太姥拉手”的感觉。
肺炎支原体是什么?
肺炎支原体是人类支原体肺炎的病原体。支原体肺炎的病理改变以间质性肺炎为主,有时并发支气管肺炎,称为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主要经飞沫传染,潜伏期2~3周,发病率以青少年最高。临床症状较轻,甚至根本无症状,若有也只是头痛、咽痛、发热、咳嗽等一般的呼吸道症状,但也有个别死亡报道。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在秋冬时节。
肺炎支原体诊断方法是什么?
肺炎支原体的诊断方法主要依靠分离培养和血清学试验。标本可采可疑病人的痰或咽试子,接种于含血清或酵母浸膏的琼脂培养基。5~10天后观察有无直径30~100um的圆形房顶样菌落。多次传代后可变为典型的"荷包蛋"样菌落,并能吸附多种动物红细胞和气管上皮细胞、HeLa细胞等,且此类吸附可被特异性抗体所抑制。分离的支原体经形态、溶血与生化反应作初步鉴定后需进一步用特异性抗血清作生长抑制试验和代谢抑制试验。用患者血清与支原体脂质抗原作补体结合试验,恢复期较急性期效价高4倍以上具有诊断价值。亦可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间接血凝ELISA检测标本。另外,有1/3~3/4患者的血清可与人O型红细胞在4℃时有非特异性凝集(称为"冷凝集试验"),37℃时消失,患病一周时达到高峰。此方法简便,有助于诊断。
截止至2023年12月30日,国家药监局官网显示,肺炎支原体感染检测试剂盒生产企业(含多联检)共计66家,130余款产品。
早在 2022年9月份,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宋海波会长在《分子诊断实验室需求释放将成为体外诊断又一重量增长级》一文中明确指出:“紧盯分子诊断领域里的前沿技术,积蓄力量加大在这一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研发出更多更好的靶向指征明确特异性好的分子诊断产品,以应对疫情后激增的分子诊断检测领域的需求。在防止新冠疫情背景拉动下的分子诊断实验建设,为分子诊断检测等领域活跃度的大幅提升带来的需求释放创造了条件,以此来支撑并彰显该细分领域的强劲发展态势和活力,尤其是在涉及肿瘤精准诊断,生殖遗传、出生缺陷、微生物分子(如:呼吸道传染病症候群检测)等靶向指征明确特异性好的产品方向释放需求显著,从而给分子诊断产品带来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成为继化学发光之后体外诊断领域的又一重要的增长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