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科技日报作者:刘传书
科技日报记者 刘传书
打通政企研学用协同创新路径,搭建企业展示、行业交流、供需对接平台,延链强链补链,为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12月12日,记者从深圳南山工商联(区非公党委)、深圳南山医疗器械产业链党委主办的“医疗器械产业链党委产学研圆桌峰会”上获悉,深圳南山正全力打造医疗器械产业示范区。
“链”智慧:打通政企研学用协同创新路径
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产业是南山继IT之后,创新最为活跃、前景最为向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今年7月,南山区医疗器械产业链党委成立,首批产业链党委成员单位包括医疗器械类企业155家,研究机构所,行业协会,产业园区等。
医疗器械产业链党委“搭平台、促合作、谋发展”,根据企业主营业务,按照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心血管等18个细分领域对产业链党委成员单位中144家企业进行了分类,以细分领域为切口,持续开展“政企圆桌谈”走访调研企业,深化“医企”合作,搭建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制造领域和临床医学领域的合作平台,推动科研成果与产业企业、投资机构的“双向奔赴”,实现党建创新与科技创新、产业链与创新链“双融合”。
此外,还特别邀请一批全国乃至全球顶尖的科学家、医学家加入产业链党委智库,用“最强大脑”打造顶级智库,为医疗发展提供新动力。
图为医疗器械产业链党委产学研圆桌峰会上专家学者研讨产业发展。刘传书摄
圆桌峰会上,深圳华大医院负责人、广东省医学会副会长兼深圳市医学会会长蔡志明表示,医药器械的健康发展不止需要“医工结合,跨界融合”,更重要的是汇聚政、医、研、企、资等优质资源,实现“政医研企资”深度融合,解决医药器械创新过程中的产业化难题,核心是以创新为驱动。
广东省医学科学院院长、深圳市人民医院院长耿庆山表示,为了推动政医研工企深度结合,该院和南科大尝试成立了“医工结合创新俱乐部”。“我们就像生命科学、生物医药领域的‘红娘’,由政府搭台,科学家和医生唱戏,金融科技融合,把合适的项目与合适的资源对接在一起。”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深圳理工大学(筹)生命健康学院院长王玉田认为,要构建起临床应用和企业研发之间的桥梁,构建起医院和产业之间的桥梁。同时,国内投资公司要加强对研发实验室的支持,不仅是资金支持,还有管理支持,这样才能快速推动基础研究和临床转化。
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在会上表示,医生深入企业介绍临床实际需求,在临床上对新研发的产品给与验证,打造医疗器械研发合作新模式,助推企业产品落地转化;与高校合作,重基础研究,更好地实现“从临床、科研到转化、应用一体化”。
深圳市松禾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厉伟建议,在“医、产、学、研、用”创新协同方面,深圳应加强各重要部门协同联动,加快制定政策操作细则,构建医院、生物医药企业和临床研究专业服务公司等共同参与、衔接紧密、转化顺畅、协同整合的临床科技创新生态体系。
“链”未来:打造深圳医疗器械建设发展标杆
南山拥有众多高校及科研机构、生物医药领军企业、专业产业园区及临床机构,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闭环。作为全国知名的科技大区、经济强区,南山正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全力打造深圳医疗器械建设发展标杆。
为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南山区医疗器械产业链党委紧盯产业链协同,聚焦生产材料紧缺、市场销路不畅等问题,搭建常态化渠道、机制、平台,拓宽发展市场,帮助优秀医疗器械企业开拓全球市场。以党建链串起创新链,依托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深圳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南山区慢病院、南山区医疗集团等医疗机构,构建“医、企、研”三方合作平台,探索在基础研究、研发服务、测试实验、临床应用等方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共享,助力南山做大做优做强高端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产业,实现高质量党建引领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